盛夏时节,走进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李大人庄村,村容整洁、古树葱葱。李大人庄村是典型的北方传统农业型村落,该村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多年前的大明永乐年间,因村内曾出过一位乐善好施的李姓地方官员而得名。最近几十年,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环境脏乱差,村民收入微薄,2017年被列入天津市第二轮困难帮扶村。
2019年,天津市启动首批村庄规划工作,李大人庄村入选。期间,规划团队成立了驻村工作室,入户走访,激发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民全程参与,反复协商,形成了村民看得懂、懂得用的村庄规划成果,切实将村庄规划变成老百姓自己的规划。在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整个过程中,规划团队持续跟踪服务,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
“聚焦用途管制、农民安居、资源盘活、产业发展、文化挖掘和环境整治等六项任务,通过精细调查、精心策划,将各项任务与国土空间进行深度融合,绘制了美丽乡村发展蓝图。”李大人庄村规划师陆方兰说。
近两年来,李大人庄村旧貌换新颜,实现了街道、胡同路路通,实现了电力、通信、光纤线路全部入地,路网、水网、电网、光纤网和排污网“五网”全部贯通,告别了过去各种电线和通信线凌乱架设的景象和“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村容村貌变得“干净清爽”,全村呈现出一幅美丽乡村画卷,成为天津乡村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村集体收入由0到100万元以上的累计增长;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2万元增加到3.3万元;新增就业人数300余人;吸引社会资本超5000万元。
7月15日,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李大人庄村举行全市首批乡村规划师聘任仪式。陆方兰和其他5名规划领域人才接受了正式聘任。
天津市规划资源局村镇规划管理处处长李晨光介绍,近年来,天津市先后研究制定了《天津市村庄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天津市村庄规划技术审查要点(试行)》、《关于规范村庄规划成果数据汇交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全面规范村庄规划编制、审查和数据汇交等各项工作。自2019年起,本着急用先编的原则,推动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形成了一批规划成果,其中武清区李大人庄村、宝坻区赵家湾村、北辰区小五堡村三个村庄规划成果入选自然资源部优秀案例。
“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探索通过规划设计团队延伸服务等方式,逐步建立乡村规划师机制,实践跟踪式、扎根式、陪伴式服务,解决规划实施难、项目落地难等突出矛盾。”李晨光说。